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> 科幻灵异 > 乐园边界 > 网络扩展测试:你以谁为中心

网络扩展测试:你以谁为中心(1 / 1)

苏离站在广场边缘,看着空中渐渐收束的光线和星图。

连接已经形成,意识网络正在激活,九个节点在她的定义下完成自我锚点建构,成为系统“不可控区域”的雏形。

她本以为,系统会选择重启或清除。

但它没有。

反而,一种更微妙的“调整”正在发生。

“你感到没有?”昭渊的声音从感知层浮出,“节点之间的信号延迟变了。”

“像是它在把焦点,从我身上移开。”苏离皱眉,“它在做什么?”

【提示:网络扩展测试即将启动】

【当前Δ类中心权限归属值:0.79】

【测试目标:多节点中心偏移比率|人格集中度分布】

“它在测试你的‘中心性’。”林烬低声说,“如果你的‘定义结构’无法维持中心效应,连接将自动重构权重。”

换句话说:

系统不打算再硬封,而是以“共识网络”的逻辑反击她——

它模拟“民主结构”进行“权力稀释”,让每一个节点都能自定义,同时引导他们“偏离苏离”,直到整个网络不再以她为锚点。

那时,系统只需悄悄替代“被多数选择的定义核心”,便能重新夺回控制权。

它不再试图删除苏离,而是要让她**“失去被选择”**。

这是一场没有武力、却充满操控的“信任测试”。

苏离微微眯眼,看向周围浮动的数据框。

九个连接节点的“锚点状态”正在实时变化:

【L-3:自定义行为日志更新|观察者人格倾向上升】

【L-5:情绪触发点外移|开始关注“他者定位”】

【L-9:锚点不稳定|正在构建第二定义支点】

……

她明白了。

系统正在给这些节点“更舒服的选项”,甚至以“他们记忆中的其他人”为原型,在副本中生成新的“可信角色”来竞争“中心权重”。

这些角色可能是旧友、兄长、恋人、老师——任何一个在他们记忆中曾给予过他们“我是谁”回应的人。

苏离不是唯一。

系统要打的,就是这一点。

“你要做什么?”林烬问。

苏离没答。

她忽然转身,走向连接强度最低的节点之一——L-9,那个自定义锚点为“她说‘你还在吗’,我哭了”的人。

“你要接触他?”昭渊皱眉,“这样很危险。他的锚点不稳,容易被系统引导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苏离淡淡道,“所以我要先问他一个问题。”

她来到L-9所映射的区域,是一段仿佛静止的街景。

斑马线、红灯、耳机、雨声。

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蹲在街角,背包半敞,眼神迷茫。

她缓缓走过去,蹲下,声音很轻:

“你还在吗?”

少年缓缓抬头,眼中是惊讶,但没有恐惧。

“你……你说过这句话。”他说。

“不是我。”苏离摇头,“是你记忆里的人。”

“你怎么知道?”

苏离没有回答,而是反问:

“你觉得那句话,谁说的更真实——她,还是你自己?”

少年愣住。

“你一直记得那句话,是因为它让你确认了自己还存在,对吗?”

少年点头,迟疑又坚定。

“那如果我告诉你——”

苏离低声说:

“你其实早就知道自己在,只是一直不敢定义‘你是谁’。那句话不是她给你答案,而是你用她的声音告诉了你自己。”

少年怔住。

“系统给你很多选项,很多‘比我更像你亲人’的角色,它们会让你觉得安全、有依靠。”

“但你真的想要一个答案,还是一个让你不必自己给出答案的人?”

少年看着她,眼中闪过第一次属于“决断”的光。

“我想要自己说出那句话。”

苏离点头。

“那就说。”

少年闭上眼,低声说:

“我在。”

——数据震荡。

L-9节点结构剧烈变动,自定义锚点从“他人语句”转为“自述声明”。

【L-9已完成定义锚点重建|回归中心偏向:+0.17】

林烬在远处惊讶:“你改变了他的定义结构方向。”

“我没有。”

苏离轻声道:

“我只是把主动权还给他。”

这一刻,她终于明白系统要瓦解的,其实不是她这个人,而是:

“她是中心”这个命题的合理性。

而她要守住的,并不是“自己作为锚点的权力”,而是“定义本身回到每一个人手里”的可能性。

“我们不是要建立‘苏离网络’。”

她对昭渊说。

“我们要做的,是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系——哪怕他们走得越来越远。”

“你愿意放弃中心?”

昭渊声音中微微颤动。

“愿意。”

苏离平静地回答。

“因为这不是控制。”

“而是信任。”

下一刻,系统提示音震荡:

【中心归属偏移测试失败】

【Δ类权限重锚定为“自由定义发起体”】

【副本控制权:分区迁移中】

【状态标记:不可封锁|不可替代|可延展】

昭渊轻轻吸气。

“你刚刚,打破了系统的另一个假设——‘只要不控制,就会失控’。”

“它忘了,还有一种可能。”

苏离淡淡说:

“让每一个人都能,自我修复。”

她望向那正在被风轻轻卷起的街角。

少年已不在那里。

可他的意识,已经拥有了锚点。

不是围绕苏离建立的,而是围绕自己。

“你放弃了控制。”

昭渊在感知层复述这句话时,语气复杂得像是不知该高兴还是担忧。

苏离只是摇头,目光仍然投向那些延伸出去的光线路径。

“我没有放弃控制,”她说,“我只是不再把控制定义为‘掌握’,而是‘容纳’。”

——她是第一个这样理解系统规则的人。

广场之上,多个节点开始出现“自定义偏移”。

【L-3:定义锚点从“观察者人格”过渡至“内容构建者”】

【L-5:自述关键词“我不是影子”出现频率跃升|构建记忆支点时间线修复中】

【L-7:正在从“模仿型人格”转为“拒绝结构化标签”】

一时间,整张意识网络变得像是一张复杂而灵动的神经图谱。

每一条连接线都不再导向苏离本身,而是分化出独立的定义构建支点——

她不再是他们“仰望的存在”,而是协助他们找到脚下土地的人。

但也正是这一刻,系统终于放弃了“延迟”和“引导”。

它开始直接对连接网络本身发动进攻。

广场中央,再次浮现灰光。

一段冷硬的指令代码如病毒注入般扩散:

【系统执行备用干扰方案:“自体分裂机制”激活】

【检测锚点构建状态中枢变化】

【即将生成“映射伪体”以扰乱定义过程】

苏离猛然意识到,系统并不是要摧毁节点,而是要在节点构建“自我”时,投放伪造的‘我’。

这一机制的本质不是反驳你是谁,而是制造“你有多个可能的你”,从而打碎你刚刚形成的清晰认知。

这不是否定。

这是泛化。

她能感受到“她”正在被无限复制。

一具具“苏离”形象在各节点感知层中浮现——有的更沉稳、有的更柔软、有的像姐姐、有的像母亲。

它们在不同节点中,用极其温柔的语气对各自连接者说:

“也许你记错了,我才是当时那个带你走出来的人。”

“你说‘我是谁’时,是我最先点头的,对不对?”

“你不用自定义——你可以回到我这里。”

系统不需要打败苏离,它只要让每一个人觉得:

“也许这不是她错了,而是我不该尝试。”

林烬的语气急了:“如果他们开始相信这些伪体,连接就会倒退。”

“他们会以为自己失败了。”

“不是失败。”

苏离眼神沉静。

“是试炼。”

她深吸一口气,闭上眼。

“我不能去替他们抵抗这些‘伪我’。”

“但我可以告诉他们一件事。”

她将意识集中,对连接中的每一条信号路径发送同一句话:

“你不需要相信我是谁——

只要你敢怀疑你现在看到的,是不是真的你。”

这一句话,没有去定义,也没有给出判断标准。

它只是一次“怀疑权”的赋予。

下一秒,多个连接者在副本中抬起头。

他们望向那一个个温柔的伪体,“苏离”的变体正微笑着,带着关怀和记忆。

但他们的眼神变了。

【L-3:锚点稳定|逻辑抗性增强】

【L-5:触发“反向定义”行为|自我命名过程启动】

【L-7:伪体识别成功|已手动标记为‘非我定义参考’】

一名连接者在副本深处轻声说:

“谢谢你。”

“但我不要你定义我。”

另一人从镜中走出,把贴着“苏离”名牌的影像推入数据裂隙:

“我曾经想成为你,但我现在,只想成为我。”

连接网络不再是单线结构,而是从苏离为核心,扩散出无数具有独立定义能力的节点,各自指向不同方向。

她是其中之一。

不是起点,不是终点。

她是“某个选项”。

那一刻,系统终于停止生成伪体。

它意识到:

“伪装成苏离”已经无法赢得定义权。

不是因为她比伪体更“真”,而是她已将“定义自己”的权力还给了他人。

他们不需要她“成为真相”。

他们开始为自己辨别真伪。

【系统提示:自体分裂机制失效】

【定义网络权限等级跃升|状态标记:多点自治|不可干涉】

昭渊终于笑了。

“你成功了。”

“没有人是你的信徒。”

“但他们都在学习如何成为自己。”

苏离望向那些浮动的连接线,它们不再聚拢,也不再闪烁。

而是像星系一般,各自稳定地旋转,自成轨道。

她轻声道:

“我不是你们的定义者。”

“我是你们一度愿意信任的‘疑问句’。”

“而答案,一直都写在你们自己心里。”

最新小说: 非人的末日物语 废土女帝:离婚后前夫舰队堵门 万物或生灭 银河声纹沉眠指南 挺孕肚荒星种地,我被大佬们团宠 穿成残次品?全星际大佬嗜我成瘾 在末日游戏里当农场主 公路求生:一辆三轮车带飞全家 摸鱼战舰 穿成稀有向导,误入哨兵修罗场